11月7日至8日,福建省办强办优基础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。泉州市受邀作“县域普通高中发展行动”专题分享,系统介绍推进县中振兴的实践经验。

近年来,泉州市始终将县中振兴作为促进教育公平、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,制定出台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措施、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评价标准,严格执行属地招生政策,落实定向生指标分配制度,实现县域普通高中安心办学、潜心育人。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,推进教师编制动态调配,引聘优秀人才充实县中师资,健全专业发展梯级体系,进一步强化县中校长教师培训赋能。组建19个县中“名优校+”教育发展共同体,发挥教科院研究指导作用,实施分层分类差异化教研,打造“泉教育”平台实现数字赋能,推动优质资源城乡共享。针对县(市)区域人口发展趋势,调整优化普通高中布局结构,“十四五”期间完成县中项目37个,新增学位3.7万个,持续改善县中办学条件。

泉州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经验获得与会专家领导的高度肯定,指出泉州教育改革是以市级统筹为核心、机制创新为引擎的系统性重构,可概括为“一个核心、两大支柱、多点突破”,即:以市级统筹为核心,以机制创新和数字赋能为支柱,以全域教育生态构建实现多点突破,最终促成县域尖子生涌现、普通高中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,为全省提供了极具分量的“泉州方案”。
聚焦“一个核心”:从教师编制市级调剂到招生政策统一规划,再到“名优校+”共同体的顶层设计,都展示着市级层面跳出一隅谋划的魄力,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推进合力。
夯实“两大支柱”:机制创新方面,无论是职称评定、权限下放、“G20高中联盟”强强联合,都极大激发了县中办学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;数字赋能方面,“泉教育”平台的打造,“5G+”专递课堂的推广,打破了地域的界限,让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低成本、高效益在全域流动,这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探索。
实现“多点突破”:整个泉州教育生态不断向好,从招生改革营造良好氛围,到项目建设夯实办学条件,再到教师素养不断提升,泉州构建了一个正向循环的教育生态。最终呈现出的每个县都有全省的尖子生,全市普通高中遍地开花、竞相发展的局面,正是这种健康生态结出的必然之果。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